北極圈內的超級LNG工程
- 發布日期:17-03-16 15:51
- 點擊數:62
荒僻、極寒、人煙稀少、永凍層廣布,還時常有熊、狐出沒……
如此嚴酷的自然環境,連生存都成難題,又如何建造工廠?還是超級工程?在赴薩貝塔采訪之前,這些疑問反復在記者的腦海中盤旋,直到親臨中國和俄羅斯在北極地區的標志性能源合作項目——亞馬爾液化天然氣(LNG)項目的施工現場。
全球規模最大的極地LNG項目
從莫斯科出發,經3個多小時,約2400公里的飛行,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首次抵達極地小鎮薩貝塔。
時值薩貝塔的冬季和極夜,浩瀚的冰海雪原,天寒地凍,即便在正午,這里依然是一派天剛蒙蒙亮時的拂曉景象。記者在室外逗留不到10分鐘,凜冽的寒風已穿透厚厚的羽絨服冰冷脊背,眉毛、睫毛也都掛上了一層霜花。
當地人告訴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這里每年有長達兩個月的極夜,夏季氣溫通常不超過6℃,冬季平均氣溫為-24℃至-27℃,且持續8個月之久,最低氣溫甚至可達-56℃。
薩貝塔位于俄羅斯西西伯利亞平原西北部的亞馬爾半島,在當地的涅涅茨語里,亞馬爾意為“土地的盡頭”,這里是俄羅斯最大的天然氣儲藏區,地下蘊藏著40多萬億立方米的天然氣資源,占俄羅斯天然氣儲量的85%,占世界天然氣探明儲量的37%。地處亞馬爾半島東北部的薩貝塔可謂是“盡頭的盡頭”,它原本是北極圈以北600多公里處一座籍籍無名的小村落,近年來由于亞馬爾LNG項目得以綜合開發,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亞馬爾LNG項目是由俄羅斯諾瓦泰克公司(50.1%)、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20%)、法國道達爾公司(20%)、絲路基金(9.9%)共同實施的全球首個緯度最高、北極圈內規模最大的LNG項目,總投資約300億美元。
該項目的氣源為亞馬爾半島上的南塔姆別伊斯克凝析氣田,目前已探明天然氣儲量約為1.35萬億立方米、凝析油為6600萬噸,開采許可至2045年底,項目全部建成后每年可以生產1650萬噸LNG、120萬噸凝析氣,其中的300萬噸液化天然氣將被運往中國。
多方合作的國際能源項目
天然氣是在氣田中自然開采出來的可燃氣體,主要由甲烷構成。LNG是通過在常壓下氣態的天然氣冷卻至-162℃,使之凝結成液體。天然氣液化后可以大大節約儲運空間,而且具有熱值大、性能高等特點。
近年來,隨著人類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強,作為清潔能源的天然氣需求量逐年攀升,倒逼天然氣勘探開發向深海、深層、極地地區延伸。
采訪中,中國經濟時報記者了解到,早在2006年,俄羅斯商人尼古拉·??ㄆ醴?NikolayBogachev)就初步研究了依托亞馬爾半島上的南塔姆別伊斯克凝析氣田建造LNG工廠的可行性,但直到諾瓦泰克公司接手后,該項目才進入實質性研究階段。諾瓦泰克(Novatek)是俄羅斯最大的獨立天然氣生產商,也是俄羅斯全國第二大天然氣生產商。2016年該公司的天然氣產量超過620億立方米。
然而,如此巨型的項目,無論是資金、設備、工程建設、組織管理、產品運輸,還是銷售分發,都不是諾瓦泰克以一己之力能夠完成的。
為了讓該項目盡快上馬,2010年—2011年,諾瓦泰克公司與全球幾乎所有的領先LNG生產商進行了接觸,尋求技術、融資以及營銷合作伙伴。
2011年,法國道達爾以4.25億美元收購了亞馬爾LNG公司20%的股份。2013年9月中石油與諾瓦泰克簽署購買亞馬爾LNG公司20%的股份協議,并在2014年1月完成交割。同年10月,中石油簽署了LNG購銷框架協議,根據協議,中方每年從該項目進口300萬噸LNG,期限為15年。
2015年12月,在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和俄羅斯聯邦政府總理梅德韋杰夫的共同見證下,中國的絲路基金與諾瓦泰克簽署了關于亞馬爾LNG項目的股權轉讓協議,根據股權轉讓協議,絲路基金從諾瓦泰克公司購買亞馬爾項目9.9%的股權。至此形成了俄羅斯主導項目建設、道達爾提供技術和咨詢、中國提供資金和相關設備的多方合作局面。
今年中國將用上“北極氣”
數不清的泛光燈猶如小太陽般照亮項目工地的每一個角落,兩座圓柱形“巨無霸”LNG儲氣罐即將封頂,根據產能設計,亞馬爾LNG項目將建設4座大型LNG儲存罐,每個儲存罐可存放17萬立方米液化天然氣。中石油俄羅斯公司一位工作人員向本報記者介紹說,儲存罐建設采取模塊化施工,除現場混凝土澆筑需在夏季完成外,每座儲存罐底部的986根地基樁、頂蓋及內部保溫層等部件,均在其他地點制造完成后再進行現場總裝,以保證在極地條件下可全年施工。每座LNG儲存罐的造價約為2億美元。
已經安裝完畢的液化天然氣核心設備——主低溫換熱器,像披著雪衣的鎧甲戰士巍然佇立,其周身連接著盤根錯節的管廊,這些紛繁復雜的工藝管廊將把天然氣從氣田的井口分別輸送到三條液化生產線,通過主低溫換熱器等設備將天然氣液化,再輸送到儲氣罐集中存放,最后輸送到碼頭由專門的油輪運往世界各地。
在施工現場,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還看到,隆隆作響的極地作業工程車穿梭其間,穿著厚重工作服的施工人員在有條不紊地忙碌著,據了解,高峰時段,工地上有2萬多名工人同時在崗。
亞馬爾LNG項目總經理葉夫格尼·科特告訴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整個項目分三期建設,同時對應的三條液化天然氣生產線分別在2017年、2018年和2019年投產。截至2016年底,該項目整體累計實現進度75%,超過年度計劃70%。
葉夫格尼·科特告訴本報記者,目前,一期工程累計進度達到88%,LNG工廠第一條生產線所需的長周期設備已經全部運到現場,78個模塊全部安裝就位,LNG工廠現場施工工作已經全面展開;1號和2號LNG儲罐已完成水壓試驗;薩貝塔港口用于卸載模塊的5號和6號泊位投入使用;先導氣系統投運;3個凝析油儲罐的水壓測試全部完成。項目累計完成計劃208口開發井中的73口,超過一期工程投產所需的58口。
采訪期間,中國經濟時報記者獲悉,為了確保2017年第一條生產線如期開工,亞馬爾LNG項目各股東、總包商及各分包商從世界各地飛到薩貝塔召開會議,詳細梳理瓶頸工程,協調各方解決突出問題,確保信息溝通順暢、現場施工人員及時動遷、施工工序和管理有序、現場焊接率合格等。此次會議的召開對于推進項目進度具有重要意義。“按照現在的工程進度,如果沒有特殊情況,今年中國將用上北極地區生產的LNG了。”